-----고사성어 문제풀이
-----Update_order
-----readed_count
한문.영문 삼국지소설
◐ 천묵수적(踐墨随敵/践墨随敌) ◑ jiàn mò suí dí ▶ 践 밟을 천 墨 먹 묵 随 따를 수 敌 원수 적 ▶ 먹줄을 튕겨보고 (묵묵히 지켜 보다가) 적의 상황에 따른다. 践:依循,履行;墨:绳墨,计划;践墨:遵守规律;随敌:顺随敌情。实施作战计划要顺应敌情的变化 ▶ 孙武在《孙子兵法·九地篇》中提出:“践墨随敌,以决战事。”这里的“践”,是实践、履行的意思;“墨”,即绳墨。 过去,木工下料时总是要先量一量木料,扯开绳墨在木料上轻轻一弹,弹出一道墨线,然后按照墨线锯出所需材料的长短和宽窄。在这里引伸为规矩、法则。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,作战中采用什么战法,必须根据敌情而定,敌变我变。 孙子本人在帮助吴王制定进攻楚国的决策时就曾经遵循了这一原则。 吴国与楚国是近邻,彼此长期争斗,都想吞并对方。公元前512年,吴军在楚国边境地区连续攻克了几座小城邑。吴王阖闾非常高兴,意欲乘胜前进,直接发兵攻打楚国的首都郢城。孙子劝阻说:“部队太疲劳了,现在不宜连续作战,不妨等待有利的时机再说。” 三年之后,吴军又在豫章(今安徽省寿县、合肥一带)打败楚军,吴王阖闾又打算乘胜前进,攻打楚国都城。又被孙子劝阻了。 公元前506年,楚国围攻蔡国,蔡昭侯请求吴国出兵救援。这次孙武建议吴王出兵,吴王不解地问:“前两次寡人打算伐楚,你们都说不可,为什么这次如此痛快呢?”孙子解释说:“只凭一时的胜势就贸然纵兵,决非常胜之道,关键要靠军事实力和有利的时机。他接着分析道:现在情况变化了,不久前18个诸侯召开联盟大会,图谋共同伐楚,可见楚王已尽失天下人心,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极好的战机。” 于是,吴王采纳了孙子的建议,联合唐、蔡两国的军队,共同讨伐楚国,经过五次较大规模作战,最终攻入郢城,灭亡楚国。 很显然,孙子在战与不战、大战与小战的问题上,不是凭主观愿望来决策,而是根据楚国实力变化、政策变化来决策,真正做到了“践墨随敌,以决战事”。 [출전] 손자병법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》:“践墨隨敌,以决战事。” [동의어] 임기응변(临机应变), 수서양단(首鼠兩端), 견풍사타(见风使舵) [반의어] 일성부변(一成不变) . |
|